■記者鍾雅宜

【本報訊】港島南區薄扶林村將有逾30年來首條港產稻草製成的火龍誕生。長春社近年在塱原種植稻米,去年首度與薄扶林村合作,由村民到塱原稻田收割稻米,再收集稻草製作火龍,是逾30年來首次,昨日舉行的塱原收成節更展出一個小型火龍頭及稻草禾花雀模型,吸引不少家庭觀賞。

吳江乾師傅認為用本地稻草紮火龍別具意義。王子俊攝。

長春社和香港觀鳥會合辦的塱原收成節今年進入第10屆,分別於昨日和本月16日於塱原舉行,主辦單位首度與薄扶林村合作,在薄扶林村製作火龍逾40年的吳江乾師傅指,早年本港曾出產稻草,其後再無種植,故逾30年來均在內地購買稻草,內地稻草雖較長便於製作,但本地稻草色澤較佳及乾爽。
吳師傅指以本地稻草製作火龍別具意義,是一次很好的本地文化交流,料火龍長達30米,將於中秋登場,他早前更製作了一隻瀕危的禾花雀模型供收成節展出。吳慨嘆紮火龍手藝無人傳承,希望自己「有100歲命可做到100歲」。
塱原收成節亦有不少親子活動,如挖掘馬蹄、古法土窯烤食及稻草手工藝班等。
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指,兩天活動共千個名額早已爆滿,收成節10年以來吸引近8,000人參與,近數年市民越趨踴躍,每年有多達4,000人報名,相信因家長希望子女有更多機會接觸郊野。
長春社在塱原推廣耕作,區內棄耕田的比例已由10年前的30%降至目前近乎零,近年更引入種稻米,故錄得禾花雀出沒次數亦增加,每年平均數十隻至過百隻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