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石磨為百年老號「麥榮記」麥師傅十三歲時初學師的作品,已有六十年歷史,刻有「麥榮記九龍城南角道」字。

記者:封愷瑜
攝影:許先煜

在速食年代,還有什麼可以用一世,甚至用上幾代人?有人告訴我,是石磨,「當時復修石磨嘅師傅同我講,十三年內只賣出三個石磨,所以佢話石磨搵唔到食架!一部攪拌機可唔可以用一世?佢總有壞嘅一日。但呢個石磨足夠你磨一世、磨幾代人。」已在薄扶林村駐守九年的社工黃柑瑤(Kim)說。

兩年前,一個黑色暴雨的日子,Kim在位處村內低窪地方的袁家旁,發現了一個古老石磨。經歲月磨損的石磨毫不起眼,卻引起了Kim的注意。細問下,方知石磨已有六十年歷史,是薄扶林村袁家的家傳之寶,「細個阿嫲磨粉嘅事我知道,細個見過佢磨(豆漿),有時見佢停咗手,走過去玩,去轉都轉唔郁。由細到大都係阿嫲湊大我嘅。」石磨傳人袁劍順說起童年,眉飛色舞。即使已搬出市區多年,袁先生亦經常回薄扶林村,探望母親和侄子,重溫舊時,「宜家好多豆漿都用機磨,係差少少,唔同人手,人手整嘅會用心機磨。」阿嫲過世後,石磨荒廢了廿多年,直到社工Kim在機緣巧合下發現石磨,決定尋找當初製造石磨的師傅將它復修,才讓它得以重見天日。Kim說做這麼多,只因村民的一個信念——希望在村裏住下去,「因為我地發覺佢地講起以前嘅生活、以前嘅事就好喜悅,嗰種開心嚟得好自然、好有力量,所以我地開始發掘佢地以前嘅生活內容,幫佢地重整。」除了石磨外,村內的土窯和柴灶都在明愛社工、樂根源及創不同學院的幫助下,在村內公共空間「菜園地」經過復修。村民可以用大灶煮傳統食物如豆漿、芝麻糊、「攋鑊邊」、蘿蔔糕,透過重建傳統廚具,重拾傳統味道。

今次由「創不同學院」主辦的活動「山海食堂」,就讓參加者到訪薄扶林村,與村民一同製作豆漿、攋鑊邊和豆渣餅,傾聽食的故事。除薄扶林村外,參加者還會去元朗、長州、西貢、粉嶺,上山下海,透過「食」去認識另一面香港。身為活動導師的鄉土學社朱耀光認為,食物價值不只在飽腹,還在呈現人與環境的關係,「我覺得食譜已經有好多人做,記錄唔同食物嘅製造方法。但我關心嘅係做法背後,係咩人用咩方法,諗到(用)呢種食材,其實所有野同土地、環境有聯繫。」參加者在品嚐食物、聽完故事後,還會將故事整理成篇,作口述歷史記錄,甚至可能會進入學校做教材,「如果學生食完之後,用味道開始,去認識原來香港的族群,因為不同的山海、不同的環境條件,而有不同食物,我們會否更能透過歷史,連繫生活的這個地方。」
不如食一啖這地方的味道,由味蕾開始,重新認識我們生活的香港。

在地研習室:山海食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