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四處高樓大廈的香港島上,仍難得存有像薄扶林村這類老舊村落。 陳添浚 攝

文、圖: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

很難想像在高樓大廈巍峨佇立的香港市區,還剩下一條由低矮密集的寮屋群組成、名為「薄扶林村」的老村。它是一個依然保留老式人土關係的聚落社區,淳樸的生活重新定義了鄉村、食物與人的關係,充滿了中國人依山傍水、安土重遷的鄉土情懷。

薄扶林村有200多年歷史,三面環山,水源充足,是香港最古老的村落之一。現時還有400多戶人居住在村內那些錯落有致的鐵皮屋。

記者日前參與由台港民間組織合辦,以推廣鄉村永續發展為抱負的一日文化觀光團–《稻田裡的餐桌計劃×薄扶林村的餐桌》。活動透過藝術策展形式,在鄉村舉辦戶外餐會,結合農事體驗和文化教育,讓參加者重新省思鄉村的定位與價值,將鄉村的美好傳遞給石屎森林的消費者。

主辦方首先安排來賓參加《薄扶林村文化導賞》。在薄扶林村土生土長的Steven擔任導賞團的導遊,一盡「地主之誼」。記者跟着Steven穿過崎嶇不平的山路,終於來到牛奶公司的遺址。原來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,牛奶公司曾在薄扶林村開設牧場,供應全港的新鮮牛奶,而村民也順理成章替牛奶公司打工。牧場遺址不遠處有個以前專門用作收集牛糞、現在早已雜草叢生的草坪,記者好奇問Steven工人為什麼不直接丟棄牛糞。據Steven解釋,牛糞自然發酵後會轉化成有機的肥料,這時候記者恍然大悟,慨嘆大自然有機發展的奧妙。

老舖存昔日風貌

離開牧場遺址後,沿小徑拾級而上,映入眼簾的大街夾道是著名的「圍仔大街」。「圍仔大街」曾經是薄扶林村的經濟樞紐,在上世紀50至80年代大街商戶如雨後春筍,經營理髮店、茶檔和麻雀館等,滿足牛奶公司員工和附近社區的需要。隨着社會急速發展,很多商戶早已搬離老村,現在僅剩下幾間「老字號」。即使如此,它們仍保存了手工製的舊式鐵閘,而有些早已停業、只作自住之用的商店仍如昔常開,與路過的鄰里閒話家常,體現了正悄然消逝的人情味。周到的主辦方還特意安排《懷舊鐵閘噴畫DIY工作坊》,讓團友們親自動手體驗古老的鐵閘拓印工藝。記者不客氣地選擇了「仁記士多」的鐵模,用黑色和白色水彩把鐵模印染在大會贈送的筆記簿上,收穫意外的「戰利品」。

離「圍仔大街」咫尺之遙的是「李靈仙姐塔」。傳說村裡百多年前曾經鬧鬼,令居民寢食難安。「李靈仙姐」出手相救,降魔伏妖,條件是村民必須建造靈塔祀奉她。自此,村民定時定候供奉仙姐,冀求她會繼續庇佑村民。

餸菜平淡卻精彩

天色漸沉,經過大半天的活動後,大家的肚子也咕嚕咕嚕地叫起來。主辦方隨即帶我們到薄扶林村的公共空間「菜園地」,參與是次活動的「重頭戲」–《薄扶林村的餐桌》。大會期望透過具鄉村風味的窩心菜餚,讓來賓感受人與土地、天然食物的連繫。晚宴中所有食材都取自大自然,包括本地海產「懵仔魚」與在「菜園地」自家有機農場種植的各式疏果,傳承中國人「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」的傳統,並且由村民以「住家菜」的方式烹調,宴請所有來賓。雖然不是甚麼名貴食材,但這些來自大自然的饋贈,足以讓村民過着踏實而又自給自足的生活。

來賓們無分階級,坐在同一張餐桌,共同享用樸素無華的美食,談笑風生。記者對「鯪魚肉釀豆腐」這道菜餚印象特別深刻,豆腐平和清淡,味道自然。但令記者魂牽縈繞的,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,還有歷史的味道、人情的味道和鄉土的味道。現代人為了生計,四處奔波,西式快餐成為繁忙工作中的主角,早已失去對生活的熱情。相反,村民勤勞堅韌的性格、捨己為人的公心、返本歸元的精神、熱愛生活的態度,在這個人文精神和傳統價值失落的自利年代,更顯彌足珍貴。